第21章 纠正(1/2)
“我直接用‘郑氏’和‘杨氏’称呼前太子妃和前齐王妃,妥当?”李华问道。
“从身份上说,郑氏和杨氏现在是白身。”李渊回答道。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全家和李元吉全家被李世民除籍。)
(现下,因李世民的追封,李建成和李元吉恢复宗室身份。)
(鉴于李世民追封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诏书没有提及郑观音和杨氏,郑观音和杨氏目前的身份是白身。)
“故而,我用‘郑氏’和‘杨氏’称呼前太子妃和前齐王妃恰如其分?”李华问道。
“没错。”李渊回答道。
“日后,我称呼前太子妃和前齐王妃时,会直呼郑氏和杨氏。”李华道。
“你应该立即改变你对郑氏和杨氏的称呼。”李渊道。
“好。”李华道。
……
——————————
东宫。
谨身殿。
“常和,我要你把谨身殿中的宦官、宫女分成三组。”李华对常和道。
“是。”常和对李华道。
“稍后,上主会遣人送两个人来谨身殿。”李华道,“届时,你安排两组宦官、宫女服侍她们。”
“是。”常和道。
“记住,不可怠慢上主送来的两个人。”李华道。
“尊上,奴婢会吩咐相关人等尽心侍奉上皇送来的两位贵人。”常和道。
“很好。”李华道。
……
——————————
武德9年9月18日。
大兴宫。
甘露殿。
正殿。
“李华,郑氏和杨氏到谨身殿后,你如何对待郑氏和杨氏,朕听说了。”李渊对李华道。
“上主,您是不是觉得郑氏和杨氏在谨身殿的饮食起居还不够好?”李华朝李渊问道。
“朕要是觉得郑氏和杨氏在谨身殿的饮食起居还不够好,你如何应对?”李渊问道。
“我可以继续分润我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李华回答道。
(李华把他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分成三份——李华、郑观音和杨氏各占一份。)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知悉李华的分享行为后,都没有干涉李华的分享行为。)
“再分,你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就不如郑氏和杨氏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了。”李渊道。
(李华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是有定数的。)
“我不在意自己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不如郑氏和杨氏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李华道。
“真心话?”李渊问道。
“真心话。”李华回答道。
“李华,你刚才问朕的问题,朕可以回答你了。”李渊道。
“请说。”李华道。
“朕不觉得郑氏和杨氏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还不够好。”李渊道。
“上主,您叫我来甘露殿的目的是什么?”李华问道。
“朕叫你来甘露殿的目的是纠正你的错误行为。”李渊回答道。
“错误行为!?”李华满心诧异的问道,“在您眼里,我做错事了?”
“是的。”李渊回答道。
“我哪里做错了?”李华问道。
“你对待郑氏和杨氏的方式错了!”李渊回答道。
“不明白。”李华一脸迷茫的开口道。
“说好听点,朕赋予郑氏和杨氏的任务是照顾你。”李渊道,“说不好听点,朕赋予郑氏和杨氏的任务是服侍你。”
说到这里,李渊顿了顿,继续道:“李华,朕是让郑氏和杨氏服侍你,不是让你照顾郑氏和杨氏。”
“这么说,我误解了您的意思?”李华问道。
“你误解了朕的意思。”李渊回答道。
“上主,你真打算让郑氏和杨氏服侍我?”李华问道。
“若非如此,朕实无必要派郑氏和杨氏去你身边。”李渊回答道,“毕竟郑氏和杨氏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还不如息王妃和海陵郡王妃能够享受的饮食起居。”
“郑氏终归是息王之妻,杨氏终归是海陵郡王之妻。”李华道。
“朕知道郑氏是息王之妻、杨氏是海陵郡王之妻。”李渊道。
“您的行为,我看不明白。”李华道。
“郑氏的身后是荥阳郑氏,杨氏的身后是弘农杨氏。”李渊道。
“郑氏和杨氏到谨身殿后,我向郑氏和杨氏询问了她们的出身。”李华道,“由此,我知道郑氏的身后是荥阳郑氏、杨氏的身后是弘农杨氏。”
“鉴于某个特殊原因,朕不派郑氏和杨氏服侍你,郑氏和杨氏出不了宫——即便郑氏贵为息王妃、杨氏贵为海陵郡王妃。”李渊道。
听见李渊的话,李华看了一眼李渊身旁的值守宦官。
“您派郑氏和杨氏服侍我的原因是您希望郑氏和杨氏脱离宫廷?”李华问道。
“让郑氏和杨氏脱离宫廷只是次要原因。”李渊回答道。
“主要原因是什么?”李华问道。
“安抚郑氏身后的荥阳郑氏和杨氏身后的弘农杨氏。”李渊回答道。
“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是海内望姓。”李华道,“您派郑氏和杨氏服侍我应该不能安抚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吧。”
“你是不是认为朕派郑氏和杨氏服侍你会让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蒙羞?”李渊问道。
“我确实认为您派郑氏和杨氏服侍我会让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蒙羞。”李华回答道。
“掖庭宫中,有一部分宫女出身海内望姓。”李渊道。
“掖庭宫中,是有一部分宫女出身海内望姓。”李华道。
“李华,天下皆知这些出身海内望姓的宫女在大内做什么。”李渊道。
“您是想告诉我海内望姓并不会因相关宫女而名声有损?”李华问道。
“没错。”李渊回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